智能+无线 今年的音频行业真正站到了风口-转自中关村在线

2018-09-10 23:25:01 367

1软件的变化——智能语音助手

    [中关村在线音频频道原创]音频领域一向是互联网时代的冷门行业,然而2017年画风突转,几乎是以突飞猛进的态势占据了科技产品关注度的前列。由于国内外科技巨头的先后布局,音频产品逐渐朝智能化无线化发展,成为智能家居以及AI的第一入口,并且在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本文将从2017年音频产品相关技术、产品入手,对音频行业这一年的发展趋势、重点变化,以及未来发展做出解读,同时对本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

智能+无线 今年的音频行业真正站到了风口

一、软件的变化——智能语音助手

    谈到2017年音频产品的智能化,我们就不得不提到相应的软件匹配,这个软件就是智能语音助手。实际上,智能语音助手并不是音频产品专属,我们之前可能更多是在手机上接触到这一事物,而现在除了手机,在音箱耳机等音频产品上,智能语音助手也逐渐被应用起来。

    世界科技巨头依然是智能语音助手的强力推动者,Google有Assistant,亚马逊有Alexa,苹果有Siri,微软有Cortana;国内则有京东的叮咚、阿里的天猫精灵、小米的小爱等等,不过从应用的广泛度来看,显然国外的这些智能语音助手被更多的厂商所应用。

智能+无线 今年的音频行业真正站到了风口
所有智能音频硬件背后,几乎都是以智能语音助手为支撑

    我们这里讲的智能语音助手并不是机器的简单单向语音提示,例如按某个键就给你报时那种低层次的语音反馈,而是可以实现简单的人机语音互动,你给它一条语音指令,它给你一个语音反馈。我们可以看到,所有这些智能音频硬件背后,几乎都是以智能语音助手为支撑,而在语音助手背后则是深度学习、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强力支持。

    将智能语音助手引入音频硬件产品中是一场音频领域的革命,这意味着“万物互联”的版图进一步扩大,音频产品终于不再是互联网时代的旁观者。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智能语音助手仍然处于婴儿期,尽管谷歌、亚马逊、苹果、微软这四巨头的语音助手可以说是现阶段最成熟的语音助手,但我们对它们语音人机交互的体验仍然不够满意。

    目前智能语音助手的语音识别发展方向基本还是以指令为基础,对单纯而明晰的指令的理解基本不会出错,但一涉及到日常聊天,它们的弱点就暴露无遗,对于人类复杂的语言和情感,机器的理解力还相当低下。让机器听懂人类的话这件事只是刚开了个头。


2硬件的变化——智能音箱成为科技新宠


二、硬件的变化——智能音箱成为科技新宠

    今年在科技界什么概念炒得最火?当然是人工智能!可谓是年度风口。各大科技巨头几乎都将宝押到这个风口上。但是在具体实现形式上,科技巨头们相对来说还比较务实,不起大范儿,基本都是从小物件入手,这个小物件就是智能音箱谷歌、亚马逊、微软、苹果四巨头每家都独立或与其他厂商合作推出智能音箱产品。索尼、松下、三星、阿里、京东、小米、联想等国内外大牌也要么依托四巨头、要么自己单干来布局智能音箱。

智能+无线 今年的音频行业真正站到了风口
智能音箱在2017年无疑是受关注度最高的音频产品

    智能音箱和人工智能有什么联系呢? 从广义的人工智能定义来看,智能音箱是属于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一种产品,你可以使用智能音箱内置的智能语音助手来控制和安排很多事情。但为什么是音箱而不是电视、冰箱或者其他产品?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曾多次表达过个人观点。之所以选择音箱,是基于人类自身的交流习惯。语音作为人类最自然、最直接的交流方式,虽然也会有语义上的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它仍是人类第一位的交流方式。而人类与机器进行信息交换,要想将智慧生物体与非生物体之间的强烈对立感尽量减少到最低程度,双方都使用语音无疑是首选。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什么物件发出声音我们觉得最自然呢?当然是喇叭!如果将其代入到具体场景中,那就是我们最为熟悉的音箱。音箱是一个纯粹基于声音的产品,在它的身上并未附加影像或文字等辅助信息,所以在日常人工智能应用层面,选择音箱作为入口可以说是必然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智能音箱成为科技新宠的原因。


3无线化已是大势所趋


三、无线化已是大势所趋

    笔者在前三季度的ZDC中国耳机市场调研报告里已经明确指出,2017年是无线耳机元年,我们的统计数据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实际上不止是耳机产品,音箱产品同样开启了无线化革命,不管是耳机还是音箱,无线产品在今年都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耳机方面,无线化的形式主要是蓝牙连接,2.4G连接的耳机基本已被淘汰。耳机的全面无线化从2016年底已有端倪,彼时iPhone 7上市未久,但由于其取消了3.5mm耳机接口,虽然并未在2016年形成潮流,但到了2017年已经有不少厂商追随苹果的脚步陆续推出了取消3.5mm耳机接口的手机。

智能+无线 今年的音频行业真正站到了风口
无线蓝牙耳机在2017年迎来了春天

    不过事态并未向人们开始预想的那样,数字接口耳机会借此火起来。相反,愿意生产数字接口耳机的厂商非常少,从普适性以及利润角度看,他们并没有专门生产应用面很窄的lightning或USB TYPE-C接口耳机的动力,即使有也是装点一下产品线。而从用户体验来看,使用数字耳机得同时就不能为手机充电,这是一个目前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更为方便且现成的解决方案——蓝牙耳机——就迎来了真正的春天,毕竟现在的手机几乎全部标配蓝牙音频功能。

    音箱方面,我们在2017年半年度音箱产品ZDC报告中就已经揭示了人们消费者对于无线功能的渴望,音箱是否具备蓝牙功能的关注度高达65.4%。而从今年新上市的音箱产品来看,蓝牙功能基本成了标配。不过更受人们瞩目的是WiFi音箱,我们在上一章讲到的智能音箱全部都是WiFi音箱,当然,除了智能音箱,也有非智能的WiFi音箱。

智能+无线 今年的音频行业真正站到了风口
无线音箱变得越来越流行

    与蓝牙音箱相比,WiFi音箱的初始设置方式稍微复杂了一些,但其好处在于除了传输带宽高和信号覆盖广,强大而灵活的组网播放以及直接访问互联网资源的能力都是蓝牙音箱所不具备的,因此WiFi音箱才会成为智能音箱的基石,也被认为是下一阶段消费音箱的主流形态。


4复合功能产品更受欢迎


四、复合功能产品更受欢迎

    在过去,音频产品功能单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多年来消费者也习惯了这样的单一。但2017年消费音频产品给我们呈现出来的则是另一番景象,音频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复杂,不管是耳机还是音箱,其形态与以往传统产品相比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复合功能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

内置谷歌助手 BOSE发布QC35 Ⅱ降噪耳机
功能复合型混血耳机更受消费者欢迎

    就耳机产品来看,除了上面提到的向无线化发展,加入主动降噪功能在2017年成为一个的潮流,不少新款音乐蓝牙耳机都配备了这一功能,这也是未来消费类耳机的一个新趋势。在过去,主动降噪耳机主要满足极少数商务人士的出行需求,但随着环境噪音污染的日益加重和人们对听力健康的重视,消费类音乐耳机也开始应用主动降噪技术。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耳机中加入智能语音助手的产品也在今年被推出,比如谷歌的Pixel Buds和Bose的QC35 MK2就加入了谷歌语音助手,向智能耳机迈出了重要一步。

jbl发光音箱
快捷、便利、适用面广、智能互联是未来音箱产品的主流

    音箱产品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无线化智能化,对于更加细分化的功能的支持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又一原因,尤其是小型蓝牙音箱产品在这方面体现得更加突出,例如防水功能、NFC功能、FM收音功能、通话功能、时钟闹钟功能、插卡播放功能、灯效功能等等。这些功能的推出与人们聆听习惯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使用音箱不再需要正襟危坐,而是追求随时随地享受音乐,快捷、便利、适用面广、智能互联,这才是当下乃至未来的主流。没人会拒绝这些具备复合功能的音箱产品。


5国产厂商并非没有机会


五、国产厂商并非没有机会

    音频行业在2017年依然是国外厂商领跑的趋势,所谓领跑并不是说一定体现在销量上,而是体现在技术的领先程度以及对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的理解和把控上。例如智能语音助手方面,谷歌、亚马逊、微软、苹果四巨头就是行业的领跑者,不仅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而且在应用推广方面也走在其他厂商的前列,尤其是亚马逊和谷歌,赢得众多音频硬件厂商的支持;与亚马逊合作的有SONOS、哈曼卡顿、LG、联想等厂商,与谷歌合作的则有索尼、松下、安桥、JBL等厂商。

智能+无线 今年的音频行业真正站到了风口
科大讯飞在汉语语音识别技术上优势明显(图片来源:蓝科技网)

    那是不是说国产厂商就完全没有机会了呢?目前来看并不是,虽然在应用广度上国产产品可能暂时拼不过国外品牌,但在应用深度上未必就一定会落下风。例如汉语语音识别,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主流语言为英语的智能语音助手显然不能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而科大讯飞在汉语语音识别的强大技术则有助于智能音频硬件本土化水平的提升,我们已经在京东的智能音箱叮咚上面看到了科大讯飞与硬件厂商合作的成果,这是一个好的开局。

HiFiMAN香格里拉北京试听会圆满举行
HiFiMAN香格里拉静电耳机系统已经跻身世界顶级耳机的行列

    再比如高端HiFi耳机制造领域,一些国产产品已经跻身世界顶级产品的行列,像HiFiMAN的香格里拉静电耳机系统足以傲视群雄,这说明在深挖技术的层面,我们国产产品还是做得不错的。在暂时不能解决广度的情况下,深度挖掘就非常有必要,实际上只要深度足够,广度总会慢慢铺开的。科技四巨头之所以占有如此庞大的市场份额,并非其一开始就如此强大,而是日积月累的技术领先优势给它们带来了今天近乎垄断的地位。


6存在问题及建议


六、存在问题及建议

    虽然2017年音频行业站在了风口,但存在的问题同样不能忽视。首先是概念落地的问题。厂商都在炒AI,炒智能音箱,但消费者真正实际应用还是少数,真正愿意尝鲜购买的人比较少,这就造成了概念热应用冷产品天上飘的怪现象。

    其次是无线化进程中面临的音质解决方案问题,这在蓝牙无线音频传输中体现得尤为突出。目前蓝牙无线播放高音质传输解决方案主要有高通的aptX/aptX HD和索尼的LDAC,但在播放前端方面,尤其是手机,支持aptX/aptX HD以及索尼的LDAC的产品并不多,如果不是前端与扬声端同时支持,高音质蓝牙音频传输就无法实现。

    第三是线下体验场所太少的问题。音频产品是非常注重用户亲自体验的一类特殊产品,耳机或音箱声音好不好听必须自己听过才能有个直观的感受;智能音箱好不好用,语音识别和反馈准不准确,也得试过才知道。但现在受电商强力冲击,线下能够体验音频产品的场所非常少,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继续完善智能语音平台生态建设。生态建设方面,亚马逊做得相对来说比较好,国内厂商要差不少。智能音箱也好,智能耳机也好,真正重要的是其背后的物联生态,仅有入口是不够的,从入口进来之后还能做什么才是重点。不管是做服务还是做内容,生态群一定要建设起来,这才是真正的落地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能查个天气。

    二是音频厂商应该对无线收发两端高音质传输协议的普及同等重视。尤其是对前端产品的普及更应该重视起来。当无线耳机成为主流消费类耳机,下一步需要解决的就是无线传输音质问题。在现有的技术框架下,这当然需要厂商之间的互相协调,毕竟这涉及到专利利益问题。如果有新的解决的方案更好,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当厂商们有更多的可选择项时,普及的进程就会加快。

    三是探索新形势下音频产品线下体验的方式。电商当道的时代到底还要不要线下体验?答案是肯定的,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消费者最终发现电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最新技术如VR也好,AR也好,对于音频产品体验来说也不能提供任何帮助。有的厂商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比如小米已经开始全面建设自己的线下体验店,虽然不是专门针对音频产品而设立的,但方式值得音频厂商借鉴。音频厂商可以视自身实力选择自主或与经销代理商合作建立线下体验店,虽然从表面看这不能带来现时的经济利益,但从长远来看,一个能为消费者提供稳定而直接的体验渠道非常有利于产品的推广和品牌的建设,这最终将会使产品体验转化为后续的实际购买行为。

    2017年对于音频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技术、新潮流不断涌现,同时旧的事物也在加速退出历史的舞台。站在风口,音频行业既赶上了机遇,同时也面临挑战,这时候更应该撇清泡沫,脚踏实地,尤其是国内的音频厂商,切忌盲目跟风,要多在技术层面进行钻研。否则大风过后,无物所托,必将摔得很惨。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